国家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了历史最好时期
点击次数:1351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工作主要包括:加快培养集聚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大力推进西医学习中医、统筹推进中医药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具体任务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意见》加快培养集聚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提出: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发挥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名老中医药专家作用,扩大师带徒范围和数量,加强传承工作室建设,支持其招收有潜力的青年人才传承培养。加大中医药类专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布局和建设力度,加快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意见》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明确:扩大基层人才供给;持续开展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到2025年,为每个二级以上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建立1—2个传承工作室,培养一批基层人才。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和乡村医生开展中医药知识技能全员培训,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人员培训全覆盖,培训一批“能中会西”的基层医生。

 

《意见》大力推进西医学习中医提出:支持各地遴选建设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基地,组织开展不同层级的西学中培训。允许经过系统培训且考核合格的西医医师,在执业活动中采用与其专业相关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参加中西医结合职称评聘。省级卫生健康、中医药主管部门结合区域需求,分期分批开展本地西学中专项培训。力争用5—10年时间,培养一批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

 

《意见》统筹推进中医药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明确:加强中医技师队伍建设;完善中医医学技术人员队伍体系,制定中医技师岗位标准和队伍建设措施,建立健全中医技师管理制度,在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序列中增设中医技师职称专业。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应根据临床需要,配备中医技师。支持全国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加强中医技师转岗培训和在职培训,逐步建成一支理论扎实、技术精良的中医技师队伍。

 

《意见》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提出: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中医学类专业全面推行院校—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制定中医师承教育管理办法,强化师承教育激励约束机制,实施多层次的师承教育项目。改革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强化中医临床能力训练。完善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度,加快知识更新,提升专业水平。

 

《意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明确:拓宽中医医疗服务岗位;各级医疗机构按照机构设置基本要求,配齐配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级综合医院按照要求设置中医门诊和中医病房,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数的5%;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建立中西医联合查房和会诊制度,鼓励临床科室配备一定数量的中医医师,允许中医医师在临床科室按照注册执业范围开展与其执业范围相符的诊疗活动。鼓励开展基础研究,建立基础人才培养长期稳定支持机制,高校、科研院所应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经典等中医药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在薪酬分配、评先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和保障。

内容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
时间:2022-06-24
我要报名
学习登录
证书查询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