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便秘小方法
点击次数:838

 

        便秘,是现代人说不出来的痛。

 

        排便困难、憋胀难受、小腹隐隐不适……

 

        这个大部分人都会经历的苦恼,其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不良的生活习惯、精神压力过大、年龄的增加等。正常人排便习惯和时间各不相同,对一组健康人调查结果表明,排便习惯为每日1-2次或1-2日1次的占60%,粪便多为成型或软便:少数健康人的排便次数可达1日3次,约占30%;3天1次大便的约占10%。如果排便次数较自己平时排便规律减少,2-3天或数天一次,节律性消失,粪便干燥坚硬,排便困难费力,这些症状同时存在2种以上时,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便秘时可有局部膨胀或下坠感,敏感者有阵发性腹痛、腹胀、恶心、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一般临床上还要结合粪便的性状、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便秘的判断。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便秘发病率高,病因复杂,便秘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

 

        数千年前,古书就对便秘有记载,让我们了解一下,中医关于便秘的历史源流。

 

      《内经》称便秘为“后不利”、“大便难”,认为与脾胃受寒、肠中有热有关。

 

      《素问·厥论》曰:“太阴之厥,则腹满腹胀,后不利。”

 

      《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竭,则坚于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了解了以上便秘方面的知识,就让我们跟随湖南中医药大学的田莎老师一起学习《中医内科学》治疗便秘的方法:

 

1.肠胃积热(热秘)

主证:大便干结,腹中胀满,口干口臭。(兼)面 红身热,心烦不安,多汗,时欲冷饮,小便短赤。

舌脉:质干红,苔黄腻,或焦黄起芒刺,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方剂:麻子仁丸(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牛黄解毒片)

 

2.气机郁滞(气秘)

主证:大便干结,欲便不出,腹中胀满。(兼)胸胁满闷,嗳气呃逆,食欲不振,肠鸣矢气,便后不畅。

舌脉:苔薄白或薄黄,薄腻,脉弦,或弦缓,弦数。

治法:顺气导滞,降逆通便

方剂:六磨汤(五磨+大黄)

      木香、乌药、沉香-气味辛通,入肝脾以解郁气。

      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

加减:①药后便通,则可去大黄、槟榔。

      ②气郁化火,见口苦、咽干,加黄芩、 栀子、胆草。

      ③通便灌肠-用猪胆汁灌肠

                                (开塞露)。

 

3.阴寒凝滞(冷秘)

主证:腹痛便秘,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

舌脉: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方剂: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心、肾、脾)、细辛(肺)】

 

4.其他疗法

内治法

生大黄粉6g开水冲服,不可久用。

番泻叶3~6g 老年人敏感者不可用之过量。

蜂蜜30g凉开水冲后空腹服。

决明子  炒5~10g  开水冲服  (清肝明目、降压)

 

       老年便秘可用首乌20g、生大黄粉15g、炒粘大米粉50g,蜂蜜适量,有个别需增加量,体质不同各宜,3~5g/次,2~3次/日。

 

关注微信公众号:yljt202107,观看更多中医教授教学视频。

时间:2022-09-23
我要报名
学习登录
证书查询

热门信息